首页 科学研究 发表论文

BMC Med Educ: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研究课程培养中的效果

2024-05-171040人浏览 分享给朋友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加快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开展医师科学家培养改革试点”。当前临床医生开展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能力尚不足,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缺乏系统的临床研究培训。传统课程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灌输式教育多于启发式教育,学科孤立等现象,为此亟需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临床研究课程的教学成果。情景模拟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教育策略,学生可以再允许犯错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并注重于能力培养、团队训练、引导与反馈,活跃于国内外的临床教学中。然而,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研究课程培养中效果的证据仍然有限。

2024年5月15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团队在BMC Medical Education期刊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 “Effectiveness of simulation-based clinical research curriculum for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 a pre-post intervention study with external control”,探究情景模拟教学对临床医学本科生临床研究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效果。我教研室黄桥和阎思宇为共同第一作者,曾宪涛教授、靳英辉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s://bmcmededuc.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09-024-05455-6

此前,本研究团队基于Kern等人提出的医学教育课程开发六步法以及Khamis等人提出的基于模拟的临床技能课程开发的逐步模型,提出了基于模拟的医学课程开发的七步模型,描述了基于模拟的临床研究课程的系统开发过程,研究结果发表在BMC Medical Education期刊上,该研究提供了详细的模拟课程设计方案等作为附件,可用于其他大学对该课程的复制和推广。

基于前期系统开发的模拟课程框架,本研究分别设计随机对照试验和横断面调查的情景模拟课程。招募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科生开展前后对照的干预性试验,并选择医学院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作为外部对照。

结果显示,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本科生的临床研究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如随机对照试验模拟课程的对比结果如图所示。学生对临床研究的重要性认可度越高,干预提升效果越明显。此外,本科生在完成课程后,显示在未来开展临床研究的信心充足。

本研究为模拟教学法融入临床研究培训提供了有力证据。该项创新的教学改革实践,将有效增强医学本科生临床研究能力的建设,优化医师-科学家的培养,最终满足高质量临床研究相关人才的需求。

附:

1.2024年3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循证医学类课程对医学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教研室阎思宇为第一作者,教研室曾宪涛主任为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44.03(2024):217-221.

2.2023年10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医学新知》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循证医学教学评估工具设计与优化的系统评价”,教研室王云云为第一作者,教研室曾宪涛主任为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医学新知 33.5(2023):395-408.

3.2023年1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医学新知》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武汉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循证医学’为例”,教研室黄笛为第一作者,教研室曾宪涛主任为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3, 36(1): 68-73.

4.2022年10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医学新知》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混合式教学在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教研室黄笛为第一作者,教研室曾宪涛主任为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医学新知 32.5(2022):339-356.

5.2022年10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医学新知》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医学生对循证医学课程思政认知与态度的横断面研究”,教研室王宇为第一作者,教研室靳英辉副主任为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 医学新知 32.5(2022):393-400.

6.2022年9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基于异步SPOC的循证医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教研室王宇为第一作者,教研室靳英辉副主任、 刘郝弦为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14.9(2022):5.

7.2022年7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BMC medical education》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Clinical research capability enhanced for medical undergraduates: an innovative simulation-based clinical research curriculum development”,教研室阎思宇为第一作者,教研室靳英辉副主任、曾宪涛主任、郭毅为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BMC Medical Education 22.1(2022):1-11.

8.2022年6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医学新知》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互联网+  ’新型教学模式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于循证医学课程的思考”,教研室王云云为第一作者,教研室曾宪涛主任、靳英辉副主任为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医学新知, 2022, 32(3): 233-240.

9.2022年2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布鲁姆目标教学法在留学生循证医学全英文教学的实践与效果研究”,教研室副主任靳英辉为第一作者,教研室主任曾宪涛为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2, 12(1): 11-15.

10. 2022年2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中国社会医学杂志》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循证医学课程对科学型研究生循证医学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教研室罗丽莎为第一作者,教研室主任曾宪涛为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2, 39(1): 21-24.

11. 2022年2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医学新知》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循证医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以武汉大学为例”,教研室王云云为第一作者,教研室靳英辉副主任、曾宪涛主任为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医学新知, 2022, 32(1): 74-80.

12. 2021年12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新时代背景下循证医学助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思考”,教研室王云云为第一作者,医学部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处主任科员沈可与教研室主任曾宪涛为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 13(12): 1434-1437.

13. 2021年4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如何教授留学生撰写循证病例报告”,教研室副主任靳英辉为第一作者,教研室主任曾宪涛为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40(2):143-146.

14. 2019年12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医学生竞争态度现状及其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教研室黄笛为第一作者,教研室主任曾宪涛为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9, 39(4): 263-266.

© 2014 - 2024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鄂ICP备14010630号|技术支持:西安渔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