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发表论文

New Med:“互联网+ ”新型教学模式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2022-07-161849人浏览 分享给朋友

教学评价是监测课程活动实施、衡量“教”与“学”效果的关键环节,也是优化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评价包括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两类,前者意在课程结束后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后者则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反馈,以改进、调整教学方式,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得到广泛应用。自2018年起,国家教育部等相继发文,明确强调教学机构需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改革的方法,共享优质医学教育资源,为推动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医学教育领域的使用与优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首先,“互联网+”背景下新型教学模式的涌现,如运用线上教学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对学生线上学习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评估其学习过程、了解其反馈信息十分重要。其次,既往形成性评价考核内容过多、耗时长,新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简化评估流程,实现教学过程的智能化管理。然而,适用于新型教学方法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仍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路径。

2022年6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医学新知》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互联网+  ’新型教学模式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于循证医学课程的思考”。该文通过分析医学教育领域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及教学要求,对既往形成性评价体系进行系统总结,探讨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方向和着力点;同时,立足武汉大学循证医学混合式教学的授课特点及教学改革需求,提出了该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设构想,为进一步优化该课程教学提供参考。以期能与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推动信息技术与循证医学类课程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其在医学生循证医学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教研室王云云为第一作者,教研室曾宪涛主任、靳英辉副主任为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医学新知, 2022, 32(3): 233-240.https://jnewmed.com/content/6316

附:

1.2022年2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布鲁姆目标教学法在留学生循证医学全英文教学的实践与效果研究”,教研室副主任靳英辉为第一作者,教研室主任曾宪涛为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2, 12(1): 11-15.

2. 2022年2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中国社会医学杂志》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循证医学课程对科学型研究生循证医学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教研室罗丽莎为第一作者,教研室主任曾宪涛为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2, 39(1): 21-24.

3. 2022年2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医学新知》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循证医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以武汉大学为例”,教研室王云云为第一作者,教研室靳英辉副主任、曾宪涛主任为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医学新知, 2022, 32(1): 74-80.

4. 2021年12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新时代背景下循证医学助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思考”,教研室王云云为第一作者,医学部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处主任科员沈可与教研室主任曾宪涛为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 13(12): 1434-1437.

5. 2021年4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如何教授留学生撰写循证病例报告”,教研室副主任靳英辉为第一作者,教研室主任曾宪涛为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40(2):143-146.

6. 2019年12月,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团队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医学生竞争态度现状及其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教研室黄笛为第一作者,教研室主任曾宪涛为通讯作者。

文章来源: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9, 39(4): 263-266.

© 2014 - 2024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鄂ICP备14010630号|技术支持:西安渔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