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动态 最新通知

课程导学(十): 上下求索,止于至善——前沿与拓展

2023-06-01607人浏览 分享给朋友

各位学员,大学好!

循证医学是一门基于最佳证据的科学。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临床工作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紧跟循证医学的发展步伐,更好地应用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实践。

本章,我们将围绕“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特殊类型Meta分析之网状Meta分析”、“干预性研究的Meta分析”、“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系统评价”、“循证社会科学”及“临床预测模型系统评价”7个主题进行详细讲解。

【一、教学内容框架】

*注:以上“推荐学习对象”根据课程难度和高校培养方案拟定,仅供参考。

【二、学习方法】

Step 1 观看课程视频:

10.1 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

10.2 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10.3 特殊类型Meta分析之网状Meta分析

10.4 干预性研究的Meta分析

10.5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系统评价

10.6 循证社会科学

10.7.1临床预测模型系统评价(上)——临床预测模型介绍与构建

10.7.2临床预测模型系统评价(下)——临床预测模型系统评价制定过程

Step 2 参加第十章讨论:

1)请结合临床研究实例简述临床预测模型构建步骤?

2在进行临床预测模型系统评价时,原始研究应提取哪些数据?

Step 3 完成第十章单元测验

Step 4 提出学习时的疑问:

在“老师答疑区”或“综合讨论区”留言提问,老师将第一时间回复或组织直播答疑。

【三、学习目标】

【四、拓展学习资料】

1. Stroup DF, Berlin JA, Morton SC, et al.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 a proposal for reporting.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 (MOOSE) group. JAMA. 2000 Apr 19;283(15):2008-12. 

2. Noblit G W,Hare R D. Meta-ethnography: synthesizing qualitative studies[M]. Newbury Park:Sage, 1998.

3. 拜争刚,刘少堃,黄崇斐等. 定性系统评价证据分级工具——CERQual简介.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15(12):1465-1470.

4. Welte R, Feenstra T, Jager H, et al. A decision chart for assessing and improving the transferability of economic evaluation results between countries. Pharmacoeconomics. 2004;22(13):857-76. 

5. 拜争刚. 循证社会科学[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9.

6. Tripod Checklist: Prediction model development. https://www.tripod-statement.org/wp-content/uploads/2020/01/Tripod-Checlist-Prediction-Model-Development.pdf 

7. 关注武汉大学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公众号与视频号,每周一晚6点开展公益学术讲座,针对学员反馈中的热点问题,或聚焦循证医学与临床研究前沿方法等主题,满足学员课外知识拓展的需求。同时课程组定期针对MOOC平台留言版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中答疑,并将文字整理发布于公众号。欢迎大家留言学习问题并参与在线答疑。


(长安二维码识别)

8.  登录武汉大学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开发的循证医学助手网站https://ebm-helper.cn/,实现指标计算和转换,循证研究常用注册平台、数据库、文献评价和报告规范导航,以及原始研究的样本量估计。

9.  登录武汉大学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开发的医学指南库网站https://medicalguideline.cn/及中西医结合循证资源库网站https://ebmoftcm.com/,浏览、获取多学科、中英文指南及系统评价。

【五、授课教师简介】
(注:排名不分先后,按授课顺序排列)

曹世义,医学博士/卫生管理学博士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循证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国家自然基金通讯评议专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项目、校人文社科自主创新重大及交叉项目等课题近二十项,参与科研课题三十余项,发表中英文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代表性论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Obesity reviews、Journal of strok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Heart、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Environmental Research、Journal of hypertension、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Carcinogenesis等期刊。

成磊,博士,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妇儿护理教研室讲师,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美国杜克大学、华盛顿国立儿童医院、访问学者。致力于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剖析诊断生命受限疾病儿童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反应,应用循证医学和实施科学的方法论凝练照护的最佳证据,推动儿科领域支持性照护、儿童舒缓疗护、循证护理、患者报告相关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6篇,担任7本同行评议国际期刊审稿人,参与编写中英文教材3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公开竞争OC项目,泰康溢彩公卫基金等资助。

张超,硕士生导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循证医学与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卫生技术评估、循证决策评价、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擅长于网状Meta分析及贝叶斯Meta分析。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网状Meta分析制作撰写系列文章二十余篇,多次受邀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及第八届循证医学亚太会议等进行专题讲座。现担任《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审稿专家与《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辑与审稿专家,并担任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Journal of Diabetes Research、Journal of Urology及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Part B: Neuropsychiatric Genetics等多本SCI杂志审稿专家。主编著作有《R与Meta》、参编著作《应用STATA做Meta分析》、《诊断准确性试验Meta分析软件一本通》及《实用循证医学》。

赵嘉国,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足踝创伤、运动医学和骨科循证医学。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首届青年医学新锐、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青年委员、天津市骨科学会足踝外科学组委员、SICOT中国部足踝外科委员会委员、足踝外科电子杂志编委、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编委。担任包括JAMA在内的10余本SCI期刊审稿专家。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发表了天津市唯一一篇四大医学期刊论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影响因子47)和天津市第一篇Cochrane系统评价。其中发表于JAMA的关于钙剂/维生素D补充的论文,被评选为Altmetric 2018年度全球最受媒体关注的前100篇论文,被JAMA内科学杂志评选为2017年度与过度医疗相关的最有影响力的十篇论文之一。

吴斌,硕士生导师,研究员/副主任药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经济学、循证医学。以第一与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获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青年教师、中国药学会施维雅-青年医院药学奖。

拜争刚,博士,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负责人,南京理工大学循证社会科学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国际Campbell中国联盟秘书长。2011年获得兰州大学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归国后从事循证老年健康、医务社会工作研究、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专注于定量和定性系统评价、循证智库决策、循证社会干预项目研发与评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及江苏省课题8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老年心理健康、环境健康等主题研究的SCI/SSCI论文15余篇,合作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循证社会科学》等专著3部。担任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第二届江苏省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老年学会青委会副主委、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智库专业委员会委员。

李绪辉,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研究设计、指南制定与实施、真实世界研究等,承担武汉大学医学部本科、硕士、留学生循证医学及临床研究相关教学工作,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课题,参编临床实践指南2部,学术专著2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黄娇,博士,现就职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副主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承担武汉大学医学部本科、硕士、博士、留学生的临床研究设计相关课程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传染病流行病学、疫苗临床研究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项目1项;以项目骨干身份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和多项疫苗临床研究项目。现为湖北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委员、第二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预防医学会第五届性病艾滋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EClinicalMedicine、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Critical Care Medicine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多篇。

武汉大学《循证医学》课程团队
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
武汉大学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

附:

1. 武汉大学《循证医学》MOOC第六轮开课简介:https://mp.weixin.qq.com/s/pQW2CziOp4HlCKeTTpASig

2. 课程导学(一):疾病防治应依理还是依据?——循证医学概述:https://mp.weixin.qq.com/s/2O2DZzgdUDaB9AlXfQFuoA

3. 课程导学(二)浩如烟海的证据中如何精准甄别所需? ——证据的来源与检索:https://mp.weixin.qq.com/s/RQlERglHMaPgr-7pn9j1OA

4. 课程导学(三):生产证据如何避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临床研究设计类型与临床问题:https://mp.weixin.qq.com/s/G_yd4Q0URNsIcwnzj6QAwA

5. 课程导学(四):牵住繁杂统计的“牛鼻子” ——解读常用统计学指标之奥妙:https://mp.weixin.qq.com/s/x6R7sc7GuiFz_wPAWvGrWA

6. 课程导学(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时怎么办?——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制作过程及解读:https://mp.weixin.qq.com/s/l64wItp6YIdZEQWbI0mxQA

7. 课程导学(六):“一把尺子”量到底——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https://mp.weixin.qq.com/s/lNtlF_0m5GBSW-dPH99ZHg

8. 课程导学(七): 如何判别证据的“三六九等”?——证据等级与推荐级别标准介绍:https://mp.weixin.qq.com/s/f68DhjFZmRNkiyfWAtVVFg

9. 课程导学(八): 如何保证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常见病防治水平的同质化?——临床实践指南:https://mp.weixin.qq.com/s/w2BZl6tpcHDxtX4gy5wamw

10. 课程导学(九): 证据与实践的知行合一  ——循证临床实践及其病例报告撰写:https://mp.weixin.qq.com/s/XZl9AxmVGVrJlXmfq7axCw

© 2014 - 2024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鄂ICP备14010630号|技术支持:西安渔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